---学校专项规划-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时间:2019-07-17浏览:17设置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一)主要成绩

学院顺应长三角和江苏的产业发展趋势,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根据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品牌专业建设为引领,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十二五期间取得了如下成绩:

1. 专业建设开创新局面。学院依据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围绕江苏省产业发展重点,及时将“十一五”规划专业链概念转变为建设专业群的思路,不断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方向。新增了9个专业,全院专业数达到38个,其中数控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成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电光源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2个专业作为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获教育部立项并且通过验收;新建江苏省重点专业群3个,“3+2”高职本科衔接专业4个,“3+2”、“3+3”中高职衔接专业4个;新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4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成功申报“国家职业教育专业资源库”子项目3项,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5部,出版省重点教材1部,取得第一批“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6部;共获得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支持的专业建设专项资金1650万元。

2. 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学院不断丰富“爱岗敬业,自强不息”——构建特色学校文化、“双证融通,产学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资源共享,集约办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三位一体”的办学特色内涵,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构建并实施“国家级—省级—院级”三级技能大赛机制,实施高徒工程,不断强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4项;学生共获得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获其它省级以上各级各类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42项,二等奖92项,三等奖 110项,学院因此连续三年被授予“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先进单位”;2013年,学院被授予“江苏省高技能人才摇篮奖”,2014年学院被授予“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报告》显示,学院2013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竞争力指数为94.2,在江苏省参与调查的54所公办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一,荣获“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校内创建了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吸引风险投资1000万元,获得专利11项,每年提供创业实践岗位485个,参加创业实践的学生数平均每年达1256人次。

3.优质资源建设取得新进展。对精品课程进行转型升级改造,展示了我院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丰硕的教学成果。十二五期间,成功升级改造6门国家精品课程,获得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成功申报“国家职业教育专业资源库”子项目3项;搭建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平台,立项建设50门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0门课程通过验收,第二批立项建设的20门课程全部通过了中期检查;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5部,出版省重点教材3部,取得第一批“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6部。

4. 产教融合走出新路径。学院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引导,紧密结合行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工学结合”年布局,以“产教融合”年收官,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丰富校企合作内涵,产教融合得到了进一步深化;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的构建,加强学院与企业的合作和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了支撑;新增校外实训基地256家,并建立了四十多家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累计开设订单冠名班46个。

5. 师资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学院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评聘教授15名,引进博士1名,选派 13 名骨干教师参加江苏省海外研修一年计划,选送813人次教学一线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参加全国各级各类高职教育、教学、职业技能培训、技能大赛和专业教学研讨活动;派往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学习进修的教师115人。目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1名、副教授140名,博士4名、硕士196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院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江苏省教学名师3名,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6名;全国技术能手2人,江苏省技术能手5人,高级技师35人,技师59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1.专业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需要的应对求变能力有待加强,专业特色有待强化,专业竞争实力还需不断提升,在行业内产生重要影响的专业数还需增加,重点专业(群)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还需要充分发挥。

2.理念更新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跟不上高职教育快速发展需要,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开放性不够,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不够,“五个对接”细化落实不到位。

3.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度还需加强,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机制、专业建设诊改机制、教学质量保证机制有待健全与完善。

4.信息化技术应用与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加强,促进教师角色、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变革信息化环境与制度有待改善。

5.招生面的扩大使生源质量呈复杂多样化,学生个人基本道德素养呈总体下滑趋势;学习动力不足,对专业学习的投入有所下降;职场体验较少,对职业精神认识不足,自主创业意识不强;自我调适能力较弱,心理素质逐年下降。

6. 国际化视野有待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还需加强。

二、指导思想

切实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坚持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着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做强品牌专业,形成品牌效应;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形成规模效应,实现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相融;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创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改善实训条件,提升装备技术水平;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提高专业的技术协同创新能力。

三、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发展目标

推进品牌专业建设,发展新兴复合专业。形成以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2个省级品牌专业为龙头,以其它6个院级品牌专业为支撑的7大特色专业群;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人才培养方案的适应性和实用性;提高专业建设整体水平,形成国家、省、学院三级特色专业建设体系;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开设新兴复合专业。到十三五末,新增新兴产业相关专业12个,获批立项建设省级品牌专业2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5个。

(二)主要任务

1.优化专业布局,主动服务区域产业

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参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能力要求,围绕产业链的发展延伸设置新专业、调整专业结构,合理布局,形成更加鲜明的专业特色,带动全院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专业集群式发展,通过增、停、并等途径推进专业整合。围绕“智能轻工”做强智能制造专业群和智能控制专业群,稳定规模,形成品牌效应。轻工产品设计专业群、轻工产品制造专业群和现代服务专业群大类对接服务区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做特做优,形成规模效应。专业群对接产业发展布局如下:

智能制造专业群以省级品牌专业数控技术专业为核心,对接智能、高端、精密、安全、绿色方向转型升级的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围绕高速数控加工中心制造技术、精密专用机床制造技术、复合加工机床制造技术、柔性加工自动生产线设计制造等方向建设专业群。

智能控制专业群以省级品牌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核心,对接为机电设备、汽车生产、新能源、半导体照明等行业生产装备智能控制领域,重点围绕工业机器人、智能系统集成、自动化工业网络(DCS、FCS)、MES系统管理、物联网技术等方向建设专业群。

轻工产品设计专业群以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为核心,对接轻工产品的设计、材料、成型、功能、应用等产业,重点围绕轻工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外观造型设计、功能应用设计、结构材料设计等方向建设专业群。

轻工产品制造专业群以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为核心,对接轻工产品的生产、制造、加工、工艺等产业,重点围绕轻工产品的加工技术、模具设计、材料加工等方向建设专业群。

现代服务专业群以电子商务专业为核心,对接基于“互联网+”的商务服务、金融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产业,重点围绕电子商务、国际贸易、旅游、物流、酒店、城轨运营管理等方向建设专业群。

推进校企合作,依托品牌专业,寻求与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深度合作,建立校企共同负责、共同建设、协同创新的专业建设机制,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

2.创建一流专业,打造专业建设标杆

按照“突出优势、强化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的要求,建立校-省-国家三级专业建设体系。在现有基础上,遴选建设6个院级品牌专业,对人才、资金、设备、项目申报等适度倾斜,着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品牌专业对接国内、国际标杆,重点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共建校企合作实训平台,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为“一带一路”企业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参照《悉尼协议》开展专业建设,建立专业建设评估与教学工作诊改机制。

3.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实现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深化“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本位,构建三大课程体系,即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专业能力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专业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生技术技能。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设置“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和“职业能力”通识课程体系。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完善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软实力”;成立“人与人文”、“科学与生活”、“职业与素养”三个研究中心,开展通识教育研究,为学生定制不同的选修课程,十三五期间力争为学生开设40门选修课程。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设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头脑风暴、功能设计、用户调查等创新能力的课程,依托学院创客空间进行创业能力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十三五期间学生创业人数逐年增加。

 

以省级品牌专业建设为试点,以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的制订融入最新的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对接,进一步推进 “双证书”制度;改革教学模式,对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化改造,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积极营造校园竞赛文化,继续举办每年一次的“建军杯”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配合《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创新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到十三五末,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5个。

4.整合学院数字化资源,分类搭建院-省-国家级资源平台,加强院、省两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出版数字化教材

以品牌专业建设为抓手,依托江苏省课程中心平台建设10门左右的在线开放课程,与爱课程合作,在爱课程平台上建设院级在线开放课程30门,同时实现校内开放,校外共享,并且逐渐辐射到非品牌专业的课程建设中;以新形态教材为抓手,编写出版数字化教材10部,十三五规划教材10部,省级重点教材10部,院级重点教材20部;建设覆盖主干课程重要知识点的微课程8门;积极参与国家或省级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项目5项。

5.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引进德国胡格模式行动导向教学法,加强德国“胡格模式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改革理念以及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等信息化教学改革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通过学院校企合作部整合资源,搭建校企之间信息化交流平台,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利用学院信息化教学资源,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贯穿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持续推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应用及评比,促进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角色的转换,十三五期间教师在省级信息化教学比赛中获一等奖5项。

5.深化产教融合步伐,创新办学体制机制

探索和实践公办高职院校理事会指导下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发挥理事会在学院发展战略规划、人才培养、科研产业等方面的咨询、指导作用;积极吸收行业专家进入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专业设置评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质量评价等方面主动接受行业指导;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行业组织。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推动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切实增强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以产业或专业(群)为纽带,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积极推动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培养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技术技能人才。

6.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全方位、多元化培养人才

进一步增强学院的国际合作能力。继续开展与境外职业院校的交流合作,采取长短期出国考察、学术访问、合作研究、研修学习等方式,派出教师学习先进职教理念,接受技术培训和双语教学能力培训;充分利用学院的品牌和专业优势,积极探索国际合作交流,以交流、游学等方式招收外国留学生;不断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引入《悉尼协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推进双语教学建设和课程、教材建设,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7.创新教学质量管理模式,建立自我诊断与改革机制

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专业建设、教学与学生工作等制度,设计和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事项的工作流程,编制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紧密结合,适用范围、控制目标、作业程序与控制重点明确的教学管理内控制度。

建立以专业、课程、学生三层面为质量监控核心,以人才培养质量关键监控指标为关注点的仪表盘,及时反馈质量信息,建立基于数据分析的常态化诊断与改革机制。

强化规划落实,建立专业建设规划执行报告制度,建立专业、课程、学生发展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以主管院长为组长的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研究团队,落实人员,明确责任,确保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制度保障

制定学校《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管理办法》,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资金落实。按照分级管理、责任到人、全程监督、定期考核的原则,建立专业建设绩效考核制度和绩效激励机制。

(三)资金保障

在预算收入中安排5000万元用于专业建设,制定《专业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统筹安排使用资金,做到专款专用、转账管理,学校加强对建设项目资金的审计监督。


返回原图
/